成果名称: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构建高等学校国家安全教育体系的实践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构建高等学校国家安全教育体系的实践”是由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育人团队”(2020年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经过20余年的学科建设和教学实践取得的成果。作为部属高校,国际关系学院以培养突出政治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建设由来已久。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国家安全学基础》等5门相关课程,2004年起正式开设本科生通识必修课《国家安全学》,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十八大以来,随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和新《国家安全法》的颁布实施,面向全国高校开设慕课“解码国家安全”(2017年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安全教育”(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18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国家安全学”专业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并获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立项支持。先后编写《国家安全学》(2009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安全管理学》等教材及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2019年主管部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主持完成《精品通识课‘国家安全学’体系建设》(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十余项北京市教学改革项目;主持完成十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以及《国家安全治理的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等十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支复合型教研团队,3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获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入选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不断探索国家安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构建形成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高等学校国家安全教学实践的国关模式,已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积极的引领和示范效应。

1.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解决了高等院校国家安全教育建设的空白。一方面,科学规划本、硕培养方式,实现了全校范围的本科、研究生国家安全通识教育;另一方面,构建完成国家安全专业人才教育及培训。

2解决了国家安全教育通用教材与专业教材问题。自99年以后先后出版《国家安全学》《国家安全管理学》《国家安全治理概要》《国家安全学基础》《国家安全侦查学基础》《国家安全情报学基础》等通识性、专业性教材。

3解决了国家安全教育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建设问题。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质高、热爱国家安全教育事业、业务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鉴于国内相关院校专业建设情况,积极发挥自身条件,规划系列课程方案。

2.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强化教学改革,压实推力

为了提高50分钟课堂”的效果,我校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评价、条件保障等方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小班式”教学是常态,形成以主讲教师为核心、助教组织研讨、答疑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国家安全前沿问题讲座机制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国家安全意识为宗旨,定期邀请部委领导和一线人员走进课堂,与师生分享有关国际和国家安全热点问题的实践经验和思考。教学方式多元化,传统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参与相结合,问题导向与结构式研讨相结合,社会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强化实践教学,压实抓手

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重大主题,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国家安全理论与国家安全实践紧密结合,大力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课堂上主讲教师通过情景再现、角色模拟、对抗辩论、讨论实践等环节,增强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效性;课外,带领学生参观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李大钊烈士陵园、相关部门模拟现场、主管部和国安办主办的国家安全教育展览会等,切实增强学生“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组建国际关系学院总体国家安全观宣讲团,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

3)强化教书育人,压实保障

国家安全教育主讲教师除必须持教师资格证上岗外,还要进行国家安全能力评估。教师资格证和国家安全能力评估是国家安全教育的门槛,所谓国家安全能力评估就是由任课教师所在系对教师是否胜任国家安全教学能力进行评估,合格者方能上讲台。品德高尚、学术卓越、教学优秀的师资参与教学,组成由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构成的国家安全教育授课团队。解决了国家安全教育“没人教”“不会教”的问题,为国家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引导广大教师热爱教育、淡泊名利,执着于教书育人,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升等晋级、评奖评优重点关注教学。

4)强化教学投入,压实基础

我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安全教育》是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室技术要素要求高,学校投入150万元建立VR实验室,为国家安全教育课堂提供坚强保障。学校以国家安全学获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即北京市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为契机,从2019年开始先后投入700万元,强化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为国家安全教育在课题、项目、教材等方面提供坚强支撑。图书馆拥有中外文国家安全图书数千册,以及国家安全专业数据库19,设有国家安全专业图书阅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