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本成果坚持立足国际政治学科优势,主动对接区域国别学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探索形成了“国际政治+”新质人才培养的复合模式。
1. 在校内推广层面,本体系已在本科、硕士和博士不同层次的课程建设中全面应用。涵盖《国际关系史》《海外利益安全概论》《俄罗斯中亚地区政治与外交》《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中日关系》等核心课程,覆盖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和通识选修等多层次、多类型课程体系,既满足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系统性要求,又兼顾跨学科素养与国际视野的拓展,有效推动了跨学科联合培养机制的落地。与此同时,成果还促进了教学制度的改革,形成了跨学院协同授课、联合指导论文、案例式研讨等新型教学模式。
2. 在校际推广层面,借助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等平台交流、分享学科建设经验。与此同时,陆续出版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系列教材,推动“国际政治+”新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现阶段已完成《外交实践案例》《日本政治概况》《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三本教材。后续将陆续完成美国、欧洲、俄罗斯、等区域国别相关教材建设,实现全球覆盖。即解决了当前国际政治专业课程无教材可参考和当前教材陈旧,无法映照现实,满足学生现实需求的问题,又解决了学生对外交实践案例、区域国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中小国家关注欠缺的实际问题。
3. 在社会与行业应用层面,“国际政治+”新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一是团队教师部分基于“国际政治+”的学术观点被决策部门所吸收和采纳,服务了国家安全大局。二是,教学成果直接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团队教师多次为北京市发改委、石景山区委、部机关各厅局等相关在京单位开展涉国家安全,特别是海外利益安全专题讲座。团队教师和学生参加总体国家安全观宣讲团多次深入北京市中小学校进行政治安全、粮食安全等涉国家安全宣讲。我院“解码国家安全”慕课为10余所北京市属高校数千名学生提供了优质课程资源。三是,新文科建设强化了学生跨学科的理论能力、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近年来,团队培养学生在智库实习与科研项目中表现突出,多名毕业生进入国际政治、国家安全、区域国别研究、新闻传播、国际法等专业攻读研究生,展现了“国际政治+”新质人才培养的复合模式建设的现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