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新文科背景下“国际政治+”新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成果的创新点

三、成果的创新点

1. 教学理念创新。将传承40余载的“知政为国,胸怀天下”育人目标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结合,在新文科建设的全新时代背景下创造性地提出了“国际政治+”教学新理念。即将以往传统国际政治二级学科育人体系,与区域国别学、国家安全学新增一级学科有机结合。随着本科培养计划“区域国别模块”授课内容覆盖全球,以及“海外利益安全”本科新专业的增设,“国际政治+”新质人才培养体系已初步完成。其系统回答了新文科时代背景下国际政治专业如何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核心问题,为国内同类院校提供了有益借鉴。

2. 教学体系创新。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经过长期育人实践,创建了通识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线上课与线下课紧密结合的课程建设体系;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专门人才与学术人才、教师科研与学生课堂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教材与专业著作、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相结合的教材教辅体系;政、企、校、研四位一体的联合办学体系。

3. 教学内容创新。以“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育人理念为基本指引,将国际政治专业育人目标与以“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代表的新时代国家重点战略布局相结合。推动教学内容从单一西方理论、偏重历史、仅关注世界主要大国及政治议题的传统“小国政”模式,向中西方理论相结合、兼顾历史与时政、授课内容全球·全领域覆盖的“大国政”模式转变。

4. 教学方式创新。通过聘请党政机关、科研机构一线工作人员授课、担任导师;开设慕课及视频号;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授课、讲座;将兵棋推演、计算机模拟等引入课堂教学;把课堂搬到博物馆、教育基地;指导本专业学生学术社团参加学科竞赛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对“国际政治+”专业形成全方位、立体式认知。此种创新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喜爱,育人效果显著。2019年,国际政治专业被列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